登录注册

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写例子

更新:2024-10-08 07:23来源:互联网

在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时,纳税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项填写相关信息。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示例,帮助理解如何填写该表格。

一、基本信息

1、清算期间:假设企业于2023年1月1日开始清算,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在“清算期间”一栏中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纳税人名称:填写企业的全称,例如“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3、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由税务机关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例如“123456789012345”。

二、资产处置损益

1、资产处置损益(填附表一):假设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出售了设备,获得收入100,000元,设备原值为80,000元,折旧已计提20,000元。那么资产处置损益为:

处置收入 = 100,000元

计税基础 = 原值80,000元 - 折旧20,000元 = 60,000元

损益 = 100,000元 - 60,000元 = 40,000元 在此行填写40,000元。

2、负债清偿损益(填附表二):假设企业在清算中偿还了负债50,000元,而负债原计税基础为70,000元,则:

清偿损益 = 70,000元 - 50,000元 = 20,000元 在此行填写20,000元。

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1、清算费用:假设在清算过程中发生了10,000元的费用,包括律师费和评估费。在此行填写10,000元。

2、清算税金及附加:假设支付了5,000元的其他相关税金。在此行填写5,000元。

3、其他所得或支出: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的收入或支出,可以在此行填写0。

4、计算清算所得: 清算所得 = (资产处置损益 + 负债清偿损益) - 清算费用 - 清算税金及附加 + 其他所得或支出 清算所得 = (40,000 + 20,000) - 10,000 - 5,000 + 0 = 45,000

5、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其他免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等项目:假设这些项目均为0,在相应行中均填0。

6、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 清算所得 - (免税收入 + 不征税收入 + 其他免税所得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 = 45,000 - (0 + 0 + 0 + 0) = 45,000

7、应纳所得税额计算: 税率为25%,因此应纳所得税额为: 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应纳所得税额 = 45,000 × 25% = 11,250

8、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及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假设没有减免和补退,在相应行中均填0。

9、最终结果: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应补(退)企业所得税额+以前年度应补(退)企业所得税额 实际应补(退)= (11,250) + (0) =11,250

最后,在申报日期和代理申报日期等信息上签字并盖章,即可完成申报表的提交。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看到如何系统地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的各个部分。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写例子文章内容为CFO网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fotime.com/p/1821.html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