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1-24 11:29来源:互联网
在填写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时,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填写
1、清算期间:
在此项中,填写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之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的具体日期。确保日期格式正确,以便于后续审核。
2、纳税人名称:
填写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上所载的纳税人全称,确保与注册信息一致。
3、纳税人识别号:
填入由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通常是15位或18位数字),以便于系统识别。
二、收入和支出项目
1、资产处置损益(第1行):根据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
2、负债清偿损益(第2行):根据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填报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
3、清算费用(第3行):填报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但不限于评估费、咨询费、诉讼费用等。
4、清算税金及附加(第4行):填报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其他税金及其附加。
5、其他所得或支出(第5行):如有其他收入或支出,应在此项中进行填报,若为支出则用“-”号表示。
6、计算清算所得(第6行):根据公式计算,即“资产处置损益 + 负债清偿损益 - 清算费用 - 清算税金及附加 + 其他所得或支出”。
7、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及其他免税所得(第7至9行):如有相关收入,应分别填入相应栏目。
8、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第10行):如有可弥补的亏损额,应在此项中进行填报。
9、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根据公式计算,即“清算所得 - 免税收入 - 不征税收入 - 其他免税所得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0、应纳所得税额计算(第12至14行):
在第12行填写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一般为25%。
第13行为应纳所得税额,即“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第14行为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如有相关政策支持,应在此项中进行填报。
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第15至18行):
11、第15行为境外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第16行为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即“应纳所得税额 - 减免企业所得税额 + 境外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
第17行为以前年度因调整而需补退的企业所得税额。
第18行为实际应补退的企业所得税额,即“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 + 以前年度应补退”。
三、签字盖章
在申报表底部,需由经办人签字并注明执业证件号码,同时盖上单位公章和主管部门印章,以确保申报材料有效。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