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2-05 13:28来源:互联网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主要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和适用税率等几个方面。自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对综合所得的计算和征收方式进行了重要调整。
一、基本减除费用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所有纳税人均可享受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这意味着每位纳税人在计算其综合所得时,可以先从总收入中扣除5000元,以减少应纳税额。
二、专项扣除
除了基本减除费用外,纳税人还可以享受多项专项扣除。这些专项扣除包括:
1、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费部分。
2、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教育支出扣除。
3、继续教育:每年可享受最高4000元的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4、大病医疗:超过15000元的医疗支出部分可进行扣除。
5、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可抵扣1000元,最长抵扣240个月。
6、住房租金: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1500元、1100元或800元三档标准定额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专项附加扣除。
三、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制,即收入越高,适用的边际税率也越高。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适用以下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不超过3000元:3%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部分:10%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20%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部分:2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3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35%
超过80000元部分:45%
在计算应纳税额时,首先需要将收入总额减去各类减免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上述适用税率表来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四、汇算清缴
每年年初,纳税人需进行汇算清缴,即对前一年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与实际应纳个税进行对比。如果预缴金额超过了实际应交金额,多余部分将会退还;反之,则需补交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