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写

更新:2025-01-06 20:20来源:互联网

进项税额转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财务规定,企业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已入账的进项税额进行转出。这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写

一、转出原因

购进货物或服务改变用途:当企业购入的货物或应税劳务被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个人消费时,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例如,如果企业将原本用于生产的材料转为员工福利,则需将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

非正常损失:如果企业购入的存货发生了非正常损失,比如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损失,且这些损失无法抵扣,则也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其他特殊情况:如企业将购入的货物用于投资、赠送他人等情形,也需视同销售处理,确认销项税额,而不属于进项税额转出的范围。

二、会计分录 

在实际操作中,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通常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用途进行调整。例如:

1、用于非应税项目: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用于免税项目:

借:基本生产-X产品(免税产品)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发生非正常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贷: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通过以上分录,企业能够准确地反映因特定情况而产生的不可抵扣的进项 tax 的变动,从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进项税额转出分录怎么写文章内容为CFO网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fotime.com/p/2448.html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