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3-12 07:08来源:互联网
公司发行债券就像向市场打欠条借钱,会计需要记录借了多少钱、利息怎么算、本金怎么还。整个过程涉及四个核心分录,帮企业理清债务脉络。
一、债券发行时的分录
当企业收到认购款时,根据面值和实际收款记账:
平价发行(发行价=面值)
借:银行存款 100万元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万元
溢价发行(发行价>面值)
借:银行存款 105万元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万元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万元
折价发行(发行价<面值)
借:银行存款 95万元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万元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万元
二、计提利息的分录
每月/每季计算应付利息,同步摊销溢价或折价:
平价债券付息
借:财务费用 1万元
贷:应付利息 1万元
溢价债券付息(假设溢价分5年摊)
借:财务费用 0.9万元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0.1万元
贷:应付利息 1万元
折价债券付息(假设折价分5年摊)
借:财务费用 1.1万元
贷:应付利息 1万元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0.1万元
三、实际支付利息的分录
无论债券类型,付息动作都相同:
借:应付利息 1万元
贷:银行存款 1万元
四、到期偿还本金的分录
债券到期日全额归还本金:
借:应付债券-面值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注意事项
税务处理:债券利息支出可抵税,但超额部分税务局不认;
折价摊销:相当于补足少收的本金,会推高实际利息费用;
信息披露:需在财报附注披露债券利率、期限、担保情况。
举个实例:某公司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万,年利率6%,实际收到98万。每月要做的分录包括折价摊销(98万与100万的差额分60个月摊)、计提利息、实际付息。这套操作就像分期还房贷,既要还本金也要付利息,只不过这次企业是欠债方。
做好债券分录的关键是盯紧三个科目: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应付利息。建议用Excel制作摊销表,把每次付息的金额、摊销数、账面余额都列清楚,这样审计查账时能快速说明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