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1-17 16:24来源:互联网
免抵退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并允许抵扣和退还已缴纳的进项税。以下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详细说明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案例背景:假设某生产企业C公司,在2019年11月购买原材料,获得进项税额300万元。该公司当月内销产品销售额为800万元,出口产品销售额为1600万元。根据相关政策,该公司的出口退税率为10%。
步骤一: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C公司的当期应纳税额。根据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内销部分的销项税为800万元乘以13%(假设内销适用13%的增值税率),即:
内销销项税=800×13%=104万元
对于出口部分,由于适用零税率,故不产生销项税。因此,C公司的应纳增值税为:
应纳增值税=104-[300-(1600×(13%-10%))]=104-[300-(1600×3%)]=104-[300-48]=104-252=-148万元
由于应纳增值税为负数,表明该公司可以申请退税。
步骤二: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C公司的免抵退税额。根据公式:
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1600×10%=160万元
步骤三:确定当期应退税额
现在我们需要比较当期末留抵金额与免抵退金额,以确定实际可申请的退还金额。根据前面的计算,当期末留抵金额绝对值为148万元,而免抵退金额为160万元,因此:
当期应退金额 = 当期末留抵金额绝对值
实际可申请的退款为148万元。
步骤四: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出C公司在2019年11月可以申请的出口退税总额为148万元。这一过程展示了如何通过“免、抵、退”机制来简化企业的增值税管理,同时有效地支持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