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留存收益

更新:2025-01-14 13:52来源:互联网

留存收益的概念源于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领域,主要涉及到利润的分配与使用。企业在实现净利润后,通常会面临如何处理这些利润的问题。部分利润可能会被用于支付股东红利,而剩余部分则可能选择留存于公司内部,以支持未来的发展需求。这种未分配的利润即为留存收益。

一、定义

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在企业内部的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盈余公积是指按照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发放现金股利等。而未分配利润则是指在扣除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仍然保留下来的历史结存利润。

二、内容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盈余公积:

这是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资金。盈余公积又可细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2、法定盈余公积: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

3、任意盈余公积:

根据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自愿提取的一部分。

4、未分配利润:

这是指在扣除所有费用、税款及已支付股息后的剩余净利润。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再投资、偿还债务或者作为未来年度的红利支付准备。

三、会计科目

在会计核算中,留存收益通常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下。具体来说,会计科目一般包括:

1、盈余公积:

这一科目记录了法定和任意盈余公积的金额。

2、未分配利润:

这一科目记录了历年结存的未分配净利润。

这些科目的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的总权益,并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四、计算公式

计算留存收益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其中:

未分配利润 = 净利润 - 已支付股息 -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由法定和任意两部分组成,根据公司的政策和法律要求进行提取。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所保留下来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如何被用于支持公司的持续发展。

留存收益文章内容为CFO网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fotime.com/wiki/2510.html
推荐阅读 更多>>